1、何时需要进行压迫停血?
血液是人体的生命之源,抽血已成为日常医学检查中常见的一项操作,但有时不慎造成血管破裂无法自行止血,这时就需要进行人工压迫止血。因此,在进行抽血、输液等操作时,必须留意患者的血管通畅及其是否易出血等情况。
在注射器取出后,把干净无菌的纱布或棉球放在穿刺点上,不加压力静置半分钟左右,待血液自然凝固为止,然后再轻轻压迫,不要用力过猛。
2、压迫多久才能停止?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在进行抽血后,最担心的就是穿刺点止不住血。正常情况下,一般压迫2~3分钟即可。如果是小手术,需要压迫时间长一些,3~5分钟。某些抗凝物资或血小板等特殊情况下,压迫时间也应相应延长。
在实际操作中,压迫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对患者带来负面影响。时间过短,伤口无法及时止血,时间过长,在出血部位加压过久,可能导致神经损伤,而压迫时间过长还会导致缺血,导致伤口愈合缓慢。
3、如何判断是否停止止血?
停止压迫后应观察伤口是否渗血,如未出现血迹,就表示血液已经止住,如伤口继续有血流,应在伤口处再次加压,每次加压时间不少于2~3分钟,直至伤口完全停止出血为止。
在医疗机构抽血时,护士会观察穿刺点是否渗血,若停止渗血,护士会清理伤口及压贴胶布。即使回到家后还出现渗血情况,也不要太紧张,再次进行压迫即可,但如果伤口渗血严重影响正常活动,应尽快就医。
4、压迫技巧及注意事项
压迫时,可使用纱布或棉球,并要求经手者穿戴无菌手套或用干净无菌纱布或纸巾包住手指,以免感染。在绷带时不要过紧过松,过紧会引起缺血现象,过松会引起伤口渗血。压迫后换药时,手术刀、镊子等医疗器械应专用,以免污染伤口,引起发炎等情况。
对于自己在家进行血液检测的患者,需要掌握正确的压迫技巧,适当加压不可过重,以防造成新的伤害。另外,在自己或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血液检测时,需避免互相交叉传染,患者需要用过的注射针头、棉球等必须单独分类,禁止共用,以免引起感染。
转载请注明出处家家乐信息网 » 抽血后压迫多久 抽完血后需要压迫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