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后出血是什么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胎盘前后及产后42天内阴道出血超过500ml的情况,也称妊娠期及分娩后出血。正常分娩产后出血量为250-500ml,胎盘娩出后15分钟内,出血量不应超过500ml,30分钟内,出血量应小于600ml。
如果产后出血量超过这个范围,就说明产妇出现了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2、产后出血持续的时间
产后出血的时间长度视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在正常情况下,产后出血会持续4-6周,然后逐渐减少,最终停止。
如果出血时间过长,超过了6周,或者出血量很多,应尽早就医,进行检查,找出病因并处理。
3、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
产后出血的发病有多种原因。以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① 动脉弹力(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动脉不易断裂)
② 宫缩力(产后宫缩,收缩的子宫可使导管内外的血流量加速,子宫内的血管因宫缩受到挤压,减轻出血量)
③ 分娩方式(在剖腹产中,产后出血的情况比阴道分娩要多见)
④ 恶露过多与超生(恶露是指分娩后阴道排出的物质,恶露过多会使得宫口敞开,细菌繁殖;素食、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帮助子宫收缩)
⑤ 产后子宫缩胀的程度(胎盘、羊膜袋等产物娩出后,子宫需缩小,此时若宫缩力度不强,就会导致出血量增加)
4、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包括:
① 产前保健(如产妇的营养、体重、心理因素等都应在怀孕期就加以关注)
② 子宫手术尽量避免使用麻醉药物(特别是醉酒和重度吸烟者)
③ 术前、术后应严密观察(包括实施产前检查、术件前准备、局麻药的选择等等)
④ 依据医生建议进行阴道分娩或剖腹产操作。
⑤ 产妇产后要多休息、多喝水、上厕所注意(产妇产后最好卧床休息,注意不要有过度活动,不要抬重物、下坡等,这样可以避免产生外力对子宫的压迫,有助于防止子宫出现收缩不足情况)
转载请注明出处家家乐信息网 » 产后出血要多久 产后出血需要多长时间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