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贴膏药的作用和原理
膏药是一种经过特殊制作而成的药物贴剂,它可以直接贴在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起到治疗和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的作用。膏药中常见的药物成分有樟脑、氨水松香酊、甘草、桃仁等。这些药物成分可以刺激皮肤局部产生热感,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消炎、止痛、祛湿等作用。
2、膏药的贴敷时间影响膏药的疗效
贴膏药的时间长短会影响膏药的疗效。理论上,膏药可以一直贴到效果不显著或者不适合继续使用,但是长时间使用膏药(超过24小时)会使皮肤过敏或损伤,还可能引起局部水肿。因此,一般来说,膏药的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2小时,贴敷时间可根据药品说明书或医生建议而定。
同时,膏药的贴敷部位也会影响贴敷时间,推荐在比较不能裹住或者皮肤比较娇嫩的区域,一般情况下膏药的贴敷时间也要控制在6-8小时,在比较硬皮肤的部位,如背部、大腿、腰部等,可以适当延长贴敷时间。
3、膏药的提前贴敷会影响其作用
一些人在感到身体疲惫、疼痛时,经常会选择预先贴敷膏药以便更快速地缓解症状。然而,膏药并不适合提前贴敷,因为药物成分在贴敷之前已经开始挥发,失去了一定的药效。建议在需要时才贴敷膏药,并切勿过度依赖膏药缓解疼痛。
4、注意膏药的使用方法和存储方式
为了保证膏药的疗效,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药前先将患处清洗干净,尽量选择干燥、无污染的部位,贴敷时避免与伤口、破损皮肤等接触。
2)使用前应按固定方向轻轻搓揉瞬间,加热膏药表面,有利于药物释放。
3)贴敷时应将膏药的纸面撕掉,直接贴在患处。一次使用,不宜反复使用。
4)使用时应注意膏药的保存期限和存储温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最好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家家乐信息网 » 膏药一般贴多久有效 膏药贴多久才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