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罐的原理
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利用负压原理,在皮下注入空气,使罐子内产生低压,使皮下静脉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从而达到舒筋活血,改善气血循环的效果。
拔罐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起到拔痧的效果,可以刺激局部肌肉和皮肤,增加血液和淋巴循环,消除因痧症引起的局部淤血和疼痛。
2、拔罐的频率
正常情况下,每进行一次拔罐疗法应该间隔2-3天。在拔罐过程中,会产生局部皮肤淤血、淤血后血管扩张等一系列生理反应,如果频繁使用拔罐,时间间隔不够,会影响身体器官的正常功能,产生并发症。
如果需要长期拔罐,需遵从医生的指导,根据不同的病情制定个人化的方案,不要盲目模仿他人。一般情况下,一周拔罐1-2次是最佳的选择。
3、拔罐的时间
拔罐的时间不宜过长。在拔罐开始时,由于局部皮肤贴合罐口,造成了高压、负压不稳的状态,此时不宜长时间拔罐,以免皮肤组织损伤。
拔罐时间的控制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以防罐子里产生的负压过大。如果用于拔痧,可以适当缩短时间,但仍需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拔罐的禁忌症
拔罐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首先是孕妇要避免在怀孕期间进行拔罐治疗,因为拔罐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其次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癫痫病等疾病的患者要慎重使用拔罐疗法,应遵从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拔罐治疗。
还有就是皮肤破损、感染、溃疡等情况的患者要避免使用拔罐,以免疾病加剧,产生并发症。
转载请注明出处家家乐信息网 » 正常拔罐多久拔一次 拔罐周期:医生建议多久拔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