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班现象的定义
下班现象一般指的是工作日快下班时,因为即将解放的情绪而出现的工作效率下降、工作动力减弱等问题。
下班现象的主要表现包括:白天时高效工作的人,在下午的工作效率降低到最低,拖延时间,推迟工作,变得呆滞,甚至是转移工作注意力。
2、下班现象的原因
下班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钟的影响:人体的生物钟决定了人的日常生活节奏,过长的工作时间容易破坏生物钟运行的规律。当下午工作时间较长时,人的生物钟会开始发生异常,从而导致人体时钟系统发生紊乱,产生疲劳感,难以集中注意力。
(2)心理压力的影响: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会让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超负荷运转,下午时的疲劳加上清醒的觉知,使得个体对工作的效率会产生影响。
3、下班现象的影响
(1)减缓工作效率:下班现象让人工作效率降低,影响了在下午工作的质量,甚至影响了明天的工作进度。
(2)降低工作积极性:下班现象会使下班前的工作成为可怜的、贵重的的时间,意味着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多地与时间长度有关系,而不是主观努力和期望的实现。
(3)增加工作疲劳感:下班现象使工作结束变得更加困难,增加身体和心理疲劳的程度。
4、缓解下班现象的方法
(1)充分的睡眠:人们在下午疲劳的主要原因是上午没有充分的睡眠,因此,睡眠足够的时间可以使得人们在下午工作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适时的休息:下午适时的休息可以帮助人们恢复体力和精力,调整心情,增加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3)锻炼身体:锻炼可以提高人们的免疫力、使人们保持强健的体魄、增加精力和耐力、改善心情,缓解下班现象。
(4)心理调节:在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心理调节的方法,比如放松身体,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呼吸练习,用耳机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换个环境工作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家家乐信息网 » 下班现象一般持续多久 工作日下班后人们何时恢复原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