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期药品的危害
药品在过期后会发生化学变化或菌落增长,导致药品品质下降,甚至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丧失治疗效果。过期的药品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使用,如心脏急救、救命药等,就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
过期药品若被长期服用,不仅会增加患者的药品费用,更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过期药品一定要及时销毁,避免产生危害和损失。
2、药品的保质期说明
药品的保质期是指药品在指定条件下保持其理化稳定性和药效的期限。一般药品的保质期为3年,一些特殊的药品则会有相应的规定,如生物制品、抗病毒药等。
药品保质期包括有效期、保密期和稳定期等。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使用中具有治疗效果的期限;保密期是指药品在保持原来性能特征的基础上,不让外界知道药品的真实情况的期限;稳定期是指药品在指定条件下经过稳定性试验,能维持其药品稳定性特性的期限。
3、药品销售和保质期的关系
药品在销售时必须保证其保质期内,过期的药品是不允许销售的。药品销售企业在销售药品时,必须在药品包装上标示药品的有效期,以便消费者在购买前了解药品的保质期。
销售的药品必须保证其有效期内,不得销售即将过期的药品。药品销售企业在销售药品时,必须严格按照药品保质期管理要求,及时清理过期药品,避免患者因为使用过期药品而造成不良后果。
4、过期药品的处理方法
过期药品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自行处理,二是交由专门的药剂师或药品回收机构处理。
自行处理的方法可以采用将过期的药品倒入塑料袋中,用牛奶或洗涤剂等混合稀释,封口后放入垃圾桶或下水道中清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生活污水将药品排入下水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建议采用。
交由专门的药剂师或药品回收机构处理,可以很好地保护环境和公共安全。药剂师会根据药品的种类和用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确保药品不会再次流入市场。而药品回收机构则会对药品进行分类处理,包括鉴别、分类、拆封和加工等步骤,最终将药品的废弃物和包装物统一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