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针的概念
预防针是指为了预防某些疾病而注射的一种疫苗。这些疫苗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免疫力,对未来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针接种应在孩子出生后尽早进行,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完成所有的预防接种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基础。
2、新生儿应该打哪些预防针
根据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免疫规划》,新生儿需要完成以下几种预防接种:
乙肝疫苗:出生24小时内,按规定剂量接种乙肝疫苗,共3剂次接种,第1-2剂次需在出生后1个月内完成,第3剂次需在第6个月内完成。
卡介苗: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预防结核病。此后30天内在接种单位实地检查接种部位是否结完疤,如未结疤应重新接种。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分别在出生后6-8周龄,3-4月龄和5-6月龄时,口服脊灰糖丸,每次间隔4周。
百白破联合疫苗:在孩子满月后,分别在2、3、4、6、18月龄和4岁龄时注射。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五联疫苗:在宝宝满月后,分别在2、4、6月龄和4岁龄时接种。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b型流感嗜血杆菌和脑膜炎球菌疾病。
其他疫苗: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接种其他疫苗,如乙脑、流感等。
3、接种预防针的时间
新生宝宝出生48小时内应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在出生后1个月内完成乙肝疫苗的第一剂次接种,并在出生后2个月内完成卡介苗的接种。在此之后,宝宝每个月龄段都有需要接种的预防针。
按时完成预防接种是防范疾病的基础,错过接种时间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如果因故错过接种时间,应尽快补打,以确保宝宝获得充分保护。
4、接种预防针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接种预防针时,家长应当通过可靠、合法的渠道获取疫苗,选择正规的接种医疗机构,接受专业的医务人员指导,确保接种过程安全。同时,家长应在接种前告知医生孩子的过敏史、病史和用药情况,并严格遵循医生关于接种前、后禁忌事项的指导,以避免接种不当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保护宝宝的健康,家长应当尽早规划宝宝的预防接种,做好接种记录的保存,及时完成所有预防接种。
转载请注明出处家家乐信息网 » 新生宝宝多久打预防针 新生儿何时接种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