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耐信多久排除体外 体外耐信多久才排除?

1、何谓“耐信”?

在医学检验中,“耐信”指的是样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保存多长时间,而不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耐信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样本种类、容器类型等。

一般来说,血液、尿液等体液样本的耐信时间比较短,建议在采集后尽快送至检测机构。而某些检测项目要求样本在一定条件下保存一段时间,以便进行延迟读数或对照样本的测定。

因此,耐信时间因检测项目而异,需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2、常见检测项目的耐信时间是多久?

2.1 血液样本的耐信时间

血液样本一般需要在检测前放置静置1小时以上,以便于凝固。但是如果需要进行某些特殊项目的检测,如某些肿瘤标志物或病毒感染的筛查,采血后应当在2小时内将采集的样本送至检测机构。

2.2 尿液样本的耐信时间

尿液样本可以在4℃冰箱中保存24小时,若需要更长时间保存,则需在-20℃以下存放,室温下只能保存2小时左右。

2.3 粪便样本的耐信时间

粪便样本的耐信时间也受到温度影响较大。通常情况下,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后需立即送检。若需延迟检测,则需要在-70℃以下存放。

3、影响耐信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3.1 温度

温度是影响样本耐信时间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样本的耐信时间与温度成反比关系,即温度越高,样本耐信时间越短。

3.2 样本种类

体液样本的耐信时间一般比固体样本短,因为体液样本中含有更多的细菌和酶类物质。

3.3 容器类型

样本的储藏容器也会影响样本的耐信性。不同的容器材质及密封性能也会对样本的储存时间产生影响。

3.4 运输方式

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压强等条件也可能影响样本的耐信性,如需远距离运送,应当使用冷链运输保持低温。

4、结语

不同的检测项目需要不同的样本类型和处理方式,样本的耐信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做出妥善的储存和运输决策,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采集样本时,应当遵循标准采集程序,将样本采集到正确的储样管中,并正确记录相关信息,以避免信息混乱或样本混淆。

转载请注明出处家家乐信息网 » 耐信多久排除体外 体外耐信多久才排除?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