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医外用煮多久 中医外用药的煮法要注意什么?

中医外用煮多久

中医外用煮多久,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因为使用不同的时间,对于药材的功效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阐述。

1、煮药材的大小、硬度决定了煮的时间

药材的大小、硬度都会影响它们的煮溶速度。对于较大的硬药材,如根茎类的中药,需要将其提前泡水或预处理,以加快其煮溶速度。同时,煮药时需要注意火候,一般中小火为宜,避免药物煮糊或化解。

对于比较软的药材,则不需要特别的预处理,一般煮10-20分钟即可。

2、药材种类和用途对煮的时间有影响

不同的药材种类和用途,需要的煮药时间也是不同的。比如,生地黄、大黄等泻药,需要煮20-30分钟才能起到明显的泻效。而如同药、川贝、雪梨等清热、润肺药材,则只需要煮10-15分钟就可以上锅服用。

3、火候掌握的好坏,关系到药效的提取

药材的药效大多数是通过水的煮沸、冲提等方式提取出来的,因此,火候掌握的好坏,关系到药效的提取。一般来说,煮药时需要加盖,等药煮沸后再改用中小火,此时关注药汁的变化和颜色的变化,药汤颜色由透明变稠液体的状态,说明药效开始释放,此时可以关火放凉、去渣。

4、煮药水量不能太少或太多

煮药时水量也需要注意,水太少,则容易煮糊或药效不足;水太多,除了容易煮成淡汤,还会使药性泛滥,药效降低。一般来说,煮药的时候药材须淹没在水中,但也不能加太多水,就光看药材堆积量、水的高度即可。药材能浸湿即可,请勿过度,否则煮出来的药水会更稀薄。

转载请注明出处家家乐信息网 » 中医外用煮多久 中医外用药的煮法要注意什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