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多久 血常规有异常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打喷嚏等症状,通常在几天到一周时间内自愈。然而,有些患者在感冒期间做血常规检查后发现有些指标异常,这与什么有关呢?以下将就此进行详细阐述。
1、感冒引起的病毒感染对血常规的影响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导致一系列炎症介质释放,这些介质会在循环系统中播散,对血液造成一定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计数下降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在感冒早期和发病高峰期较为显著,随着恢复,这些指标也会逐渐正常化。
2、用药对血常规的影响
感冒患者常用的药物有退烧药、抗生素、抗感染药、抗过敏药等。这些药物的使用会对血常规指标产生影响。
例如:退烧药对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有影响;抗生素和抗感染药对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有影响;抗过敏药对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指标有影响。因此,在进行血常规检查前,需要告知医生自己最近是否使用了相关药物。
3、并发症对血常规的影响
在感冒期间,有些患者可能会发生并发症,如细菌性肺炎、支气管炎等,这些并发症会引起血常规的改变。
例如:细菌性肺炎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而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支气管炎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
4、营养状况和内分泌状态对血常规的影响
营养不良和内分泌紊乱等状态也会对血常规产生影响。感冒期间,机体需要更多的营养供给,以帮助免疫系统对抗病毒。如果缺乏营养,则可能导致血常规指标的改变。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调节代谢的关键,其状态的改变也会影响血常规指标。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
总结
总之,感冒本身就会对血常规指标产生影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药物的使用、并发症、营养状况和内分泌状态等因素也会对血常规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和用药史等有关情况,这样有助于医生判断结果的真实性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转载请注明出处家家乐信息网 » 感冒多久 血常规有异常 “感冒发热影响血常规结果时间”